2020 年10月21日-2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 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隆重召開。本屆供應鏈大會主題為“育新機、謀新篇、開新局——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其中,在10月22日舉辦的“推動汽車產業補鏈與強鏈”主題論壇上,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管清平發表了精彩演講。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管清平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在協會的邀請下參加汽車產業鏈補鏈和強鏈的論壇。在來的路上我正好和長安的閔總一塊過來的,在車上他給我發了一個靈魂拷問,他說你汽車城為什么也來參加供應鏈的論壇,似乎好像和整個生產和鏈條相聚甚遠,我后來回去反思了這個問題,總結了兩點:第一點可能汽車城的對外宣傳還沒有到位,需要進一步的去交流和溝通。第二點不在這個行業里面的,但是又和這個行業有一些息息相關的,我們可能也有一些思考和想法,今天正好趁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
回到第一點,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汽車城。上海國際汽車城是2001年開始開發建設的,剛才余康總講了60年的故事,汽車城沒那么長,就20年,這20年里面到目前為止已經建成國內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汽車產業基地。我們也有很多數據的羅列,包括我們現在已經積聚了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國家公共服務平臺有7個,研發機構100多家,整個汽車工業的產值達到4165億。這些都是汽車城在過去20年所取得的一些成績,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和我們當時建設的維度已經發生了一些悄然的變化,因為當時建設的時候對于汽車城的總體規劃就是以汽車制造為核心,前有汽車教育,往后有汽車活動,形成全產業鏈的城市規劃布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汽車產業的新四化已經給整個行業賦予了新的使命和新的活力,在這一點上我們也牢牢的抓住了新四化的契機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在電動汽車產業方面,實現了一些區域的引領。我們是從2011年開始做電動汽車示范區的,這是國家交給汽車城一個比較主要的工作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是順應著怎么把電動汽車能夠帶入到老百姓的視野當中,怎么樣把它從零到百萬級的推廣過程中讓大家了解它,理解它,讓技術在這個領域當中不斷的迭代和成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其實做了很多工作,到目前為止,留下來兩個我們覺得還是可以繼續發揮發光發熱作用的平臺。一個是EV—AI的智行港,因為那個時候老百姓不知道電動車怎么回事,怎么用,怎么充電,駕駛的體驗感怎么樣,大家都不清楚,所以我們當時就做了這樣一個試駕體驗中心,讓所有整車廠把他們新款的電動車集中到這個區域里面,讓老百姓免費試乘試駕,這5、6年來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新品的電動車都在試乘試駕中心當中亮過相露過面。整個行業發展到現在這個情況以后,單純的試乘試駕已經不滿足它的需求,在后續的過程當中,我們又對它做了三個能力上的賦能。第一個我們把智能駕駛整個的體驗和5G交通這樣一個體驗結合到了EV—AI智行港,大家未來到智行港的時候可以直接坐上無人駕駛的汽車在5G的通訊環境中感受未來車輛體驗的感覺。第二個更多的發揮了它的功能性的作用,現在這里不但引車,還把上海所有做充電樁的企業也集聚到這個平臺,他們的集聚不單單是一個展示,更多的是一個實體功能的展現。保時捷就把新款即將上市的電動車在這個區域做所有品牌的電動車樁的匹配,也能夠幫它達到整個市場更好的拓展。第三個還是回歸到在整個服務上做了新的引領,不但做汽車的展示,還做汽車后市場的服務。就在上個星期,上汽的品牌100多輛新車在這里做了新車的品牌交付,在這個交付活動當中我們還延展了汽車上牌的一條龍服務,把試乘試駕的功能做的更加完整,把服務鏈拉的更長。
第二個要介紹的是大數據平臺,作為第一個地方性的新能源數據平臺,其實我們在這里邊也是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們新能源數據的平臺已經接入的數量有36萬輛,在整個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的行駛數據、充電數據、充電行為等等一系列都在這個平臺當中有一些展示。當然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也不僅僅局限于這個平臺,因為我們覺得電動化其實是我們汽車新四化的一個起點、一個載體,在這個載體平臺上其實還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講,所以在這兩年總體的規劃布局當中,我們除了新能源平臺的智慧化的工作之外,我們還囊括了智能網聯的汽車大數據平臺,還有氫燃料電池和加氫站的運營管理平臺,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池溯源平臺,因為我們很快就要面臨到那批車可能電池要退役了,這些車輛電池的管理和后續的監控也是政府比較關心的問題。這些都在我們新能源的平臺上做到了這樣一個延伸,同時對于我們除了有形的平臺建設上,我們對海量數據的應用和市場的拓展也做了新的探索,我們和車企和算法公司和一些建模的學校,企事業單位都有相應的合作,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上能夠和在座的各位朋友們能夠有更深入的合作機會。第三點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們有幸參與了國家和省級各種各樣的課題,也做好了技術和實踐應用的各項準備。這以上是電動化上的一些匯報。
接下來我們就會講到智能網聯化,這里我會結合在一起來跟大家做匯報。我們是2011年開始做電動化的,到2015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啟了整個網聯化的產業推進。我們15年6月獲得了國家工信部批準的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的稱號,經過了整個4年的建設,我們總結出了1、4、6的工作脈絡。首先是1,因為在整個的推動過程當中,因為我們占了先發性的優勢,我們形成了一套核心的技術體系,成功突破了高精度協同定位技術,還有動態高精度地圖增量技術等核心的關鍵技術,隨著這些技術的落地,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一大批重點示范項目在區域當中形成了集聚。這里面有包括和上汽、華為、移動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項目,還有和啟迪云控一起建設的國內首個云控平臺示范區,以及在行業領域當中我們比較出名的C—V2X的“三跨”C—V2X“四跨”活動,2020年的四跨活動會在汽車城舉辦,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會看到很多新的技術,有趣的火花碰撞。
第二塊我們發現在整個技術推進的同時,關鍵零部件加快了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的進程,雷達、還有傳感器,包括智能計算平臺,線性控制器以及車輛網領域,各種各樣的企業在這個區域形成集聚,同時在技術上也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勢頭。在重點項目引進和技術不斷迭代提升的過程當中,我們的整車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比如我們上汽集團推出了搭載阿里智能聯車載操作系統的自主品牌榮威系列車型,同時上汽紅巖I3智能重卡也實現了很好的運用,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下一步商業化運營的可行性。這里剛剛講的都是1的故事。
四是主要是我們搭建了一場一庫一路一中心平臺。一場就是專用封閉測試區,一路是第一條開放的測試道路,一庫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智能駕駛的全息場景庫的建設,一中心是我們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的測試,我們現在正在做測試的數據運行和數據監管的這樣一個數據中心。另外在整個平臺建設的過程當中,我們還實現了6個率先,這6個率先的意義是幫助我們每年一小步,但是每一年就是很扎實的把整個智能網聯領域在政府監管的平臺上能夠實現一些政策上的突破。這個里面包括我們率先發布了國內道路的測試牌照,率先發布了首批示范應用牌照,意思是可以搭人了,為未來商業化做了一些準備。率先實現了長三角一體化測試牌照的互認互通,未來在長三角領域,無錫做的所有測試在上海也可以直接認可,避免了重復的測試認證工作。同時我們率先形成了完整的測試鏈工具,率先打造了車路云網一體化的樣板工程,率先建成了全球5G智慧交通示范區,這些其實在整個的過程當中,應該來說都是為最后的目的,什么目的?就是整個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實現商業化的運作,能夠真正的把人在商業的平臺上去做應用。今年來講,滴滴,包括掃碼智行,包括AUTOX這些企業,他們的示范項目也已經落戶了汽車城,啟動了自動駕駛服務?,F在通過滴滴平臺可以叫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到你想要去的地方,這是非常有趣的體驗,歡迎在座的各位有機會一定到我們的現場來叫一下無人駕駛的感覺。
智能網聯第三塊,我們可能想講一下關于新能源汽車共享化方面的推動。應該說共享化這件事情是2012年接到了國家示范區的任務之后,商業模式的推廣就變成了我們的主要任務,那個時候真的是沒辦法,這里可以講一些背景故事,因為那個時候誰都不愿意做電動車的商業化運營,所以汽車城當時自己牽頭做了兩個品牌,到目前為止,EV(英)品牌覆蓋了65個城市,布局1.3萬個網點,累計投放5.5萬輛電動汽車,在行業當中保留在首批梯隊的格局當中。而驛動共享大巴是另一種模式,開辟了電動汽車的班車,這是一個方向,但更多的是解決偏遠城市到比較繁華的地區,通過傳統公交要坐幾輪換乘,通過這種模式征求意見,梳理出線路,做了城際間補充公交的電動汽車大巴的效應,目前在上海達到了1000輛車的規模,這也是在行業中首屈一指的。未來除了電動化和網聯化的發展,上?,F在也在積極做氫燃料汽車的示范城市,我們在商業推廣的過程當中還會考慮嘗試推出一部分氫燃料電池車,為我們以后商業助力,這也是我們今后要做的工作。所以在產業化方面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做了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推動政府做一些改變,推動政府去做一些政策上的開放,我們做了以上的工作。同時我們覺得除了產業上的推動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留才,必須把產業人群留在你的區域里面,所以對城市化的建設我們也沒有放松,包括我們的學校醫院,包括我們的博物館,還有包括我們的城市各種各樣活動的創造,因為我們到最后希望汽車城未來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城市,是一個不斷有新鮮人口進入的城市,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人能夠解決他的后顧之憂,他能夠在工作上全情的投入,在生活當中也能享受到一個現代化城市應有的便捷和快樂。
回到今天的主題,汽車產業鏈的補鏈和強鏈方面的一些思考。首先是對于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判斷,我們歸納起來可能會有幾個趨勢,第一個是供應鏈的新全球化,由于國際的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以及整個疫情導致的零部件斷供的趨勢,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車企的供應鏈布局會更加強調安全,而不僅僅是成本至上,對我們來講,我們作為地方政府要加強自身供應鏈的補鏈,尤其是高端供應鏈的引入,以確保產業鏈的穩定和領先。第二個是價值鏈的服務業態化,因為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新四化的推動下,整個車企的服務方向不單單是賣產品,更多的是往后市場的軟業態去延伸,制造環節價值鏈會進一步降低,出行和后市場服務比重會進一步提升,所以在這一塊會成為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藍海,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會順應趨勢加快布局,培育形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第三個我們的理解,生態鏈的區域特色化,這個和李院長提的,數據將會成為以后汽車產業鏈的新的特色點,因為每個區域有不同的應有場景,會有不同的區域屬性,所以未來會在本土企業發展上,在這一點上會帶來一些機遇,所以我們會把握機遇,聚焦核心能力和創新的商業模式,打造系統化的體系競爭力。
應對上面三點判斷,汽車城該怎樣面對,我們要著力推動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全產業鏈的補鏈,我們現在正在加快吸引整個產業鏈當中的頭部企業和潛力比較大的優質企業,現在行業當中有一個新的概念叫軟件定義汽車,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布局一些軟件和汽車相結合的企業能夠落戶到汽車城,能夠形成一個產業的領導,用通過龍頭不斷吸引他們周邊的這些相關的下游行業。
第二個,我們是新四化強鏈,嘉定區在新四化有一個行動,我們會通過國家智能網聯示范區兩個功能平臺不斷完善我們汽車城和科技園等各個載體,加快推動形成新四化的產業集群。
第三個,新基建的固鏈。因為我們覺得還是要有一個平臺,讓所有在這個領域當中的企業能夠參與,能夠把他們的夢想在平臺上面積極實現,所以我們會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加強我們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做好整個平臺土壤的建設能夠構建更大范圍、更復雜路況的迎接。目前為止嘉定已經實現了315公里的開放道路,實現了百輛級規模的智能網聯汽車載人示范應用,到2022年我們會投入1300公里,實現463平方公里的全覆蓋。
以上是我們將要做的一些工作,作為政府來講我們會更加優化我們的服務意識,包括服務好整個行業、整個企業,以及服務好所有的人才。作為一個政府的平臺,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個準確把握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特別是在整個構建行業信心和創造良好的行業輿論方面我們一定要打造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土壤。第二個一定要做好布局和引導,要把你的可示范和可應用的土壤做得更扎實,要讓每個企業到你的現場,不僅僅是插花的藝術,而是真正的生根發芽的過程。第三個我們要加強對于行業當中的新技術的集聚和人才的集聚,說到底都是人做的事情。第四個我們要做好我們精準的、專業的、體貼的服務,能夠把這批人留在這片土壤上做出更好的貢獻。
以上就是我們對整個產業鏈強鏈、固鏈和補鏈的思考,也非常歡迎大家能夠對我們做一些批評和指導,也感謝我們有這樣的平臺做這樣的交流。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謝謝。